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服务公开>新闻发布

市教体局召开“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工程”专题新闻发布会

访问量:

关联稿件:

7月3日上午,“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工程”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袁志平,党委委员、副局长余兆辉,党委委员、副局长饶时红出席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还特别邀请了宜春市财政局文教科副科长袁凤和铜鼓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桃基出席。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近年来我市教育扩容提质普惠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宜春市教体局,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全市教育体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市教育扩容提质普惠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做一个简要介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市教体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工程,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色更足。

第一,推动扩容增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学有位”需求

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扩充“托幼园位”“上学座位”,按照城区以化解大班额、优化布局为重点,乡村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能力为重点,分类推进学校建设,连续12年将学校建设列入市政府重大民生实事,从组织重心和资源要素上重点保障。“十四五”以来,各地投入36亿元,推动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7所、义务教育学校99所、普通高中17所,分别新增、改造学位2.66万个、7.76万和1.78万个。全市教育网点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极大改善,超大班额全面消除,大班额有效化解(义务教育学校下降至1.44%,高中学校下降至4.65%)。持续将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工程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将投入18.11亿元新建中小学校9所、幼儿园5所,可新增学位2.4万余个、园位2250个。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省级达标中职学校建设,近三年,全市各县市区财政投入资金27亿元,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加快职业教育学位供给。目前,已经新增中职学位7000余个,赣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工程、宜丰中专、奉新冶城职校扩建工程将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铜鼓中专、丰城中专、高安中专新校区建设正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樟树职业技术学校、上高中专正在平地、图审中,预计7月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将增加学位2万余个。

第二,促进强基提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学有优教”愿望

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建立城乡、区域、校际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全市推行“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城校带村校”等联合办学模式,实行管理互通、教师互派、资源共享、活动同步。目前,中心城区有20余所学校参与联合办学,全市范围内有27所普通高中结成结对帮扶联合办学关系,带动一批薄弱校和新学校迈上快速发展轨道。二是坚持“五育并举”。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办好思政教育。连续举办十一届全市“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活动、七届全市学校体育艺术节,先后有196所中小学幼儿园被教育部评为足球、排球、网球等特色学校;连续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体育美育晒课表、劳动教育实践等活动,持续推进中小学生阳光心理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围棋进校园”工作,“五育并举”落实体系更加丰富。三是坚持改革攻坚。用改革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新时代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高质量打好教育评价改革、义务教育“双减”等攻坚战,推动学校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一步减轻。研究制定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办法,推行“日常督导+年度考核”,我市在市县综合考核“教育发展”考评中连续位于一类设区市前列。

第三,保障均衡普惠,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教育公平”期盼

强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印发实施宜春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标准化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制定和实施《宜春市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7-2020年)》《宜春市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修订)》,推进全市无证幼儿园和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53.4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0.03%,三年毛入园率为92.50%,实现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园和2000人以上行政村公办园全覆盖,“入园难、入园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二是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义务教育“十四五”项目实施规划编制,计划投入32亿元,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51所。近三年来,共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6亿元,地方主动投入资金3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规划项目232所,为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三是全力推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全市精准资助贫困学生百万余人次,累计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超过11亿元,实现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重视关爱残疾学生和特殊学生,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应入尽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在新时代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描绘好新时代宜春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更加强劲的教体力量。

答记者问

问:

刚才我们了解到,这些年来,教体等部门围绕“上好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请问在接下来,为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教育部门还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余兆辉谢谢大江网记者提问,下面由我回答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扩充教育资源,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入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在积极扩充学位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不断发力,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一是优环境,让孩子更好成长。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深入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进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规范幼儿园建设和管理。补齐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板,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聚焦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短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全市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供给,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能力。启动县域普通高中提升计划,推动每个县至少建好办强1所公办普通高中。

二是强师资,让老师更好从教。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以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内涵整体提升。坚持师德首位导向,持续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当好引路人,争做好老师”“做有爱的教师,育幸福的学生”师德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教善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等工作。加大教师招聘补充力度,今年全市计划补充教师2500名。注重教师培养培训。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制度,以培养培训为抓手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建立教师荣誉制度,开展宜春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评比活动,不断浓厚尊师重教的氛围。

三是提质量,让教育更加闪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各学段、各学科中心教研组作用,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调研和学科探究活动。强化“订单式”教研,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度转变。继续将义务教育“双减”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高位推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课后服务扩面提质,支持课后服务向周末、寒暑假拓展延伸,指导各地各校构建“托管+辅导+拓展”的课后服务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双减”系列活动,推动各地各校不断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总之,我们重点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市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满意度显著提升三大目标,不断优环境、强师资、提质量,努力推进宜春教育高质量发展,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问:

除了大力实施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工程,能举例谈谈市教体局在民生实事方面还有哪些具体做法吗?

饶时红: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是最好的实事。市教体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是聚焦热点办实事。为解决“幼升小”“小升初”报名中存在的开证明、排队久、审核慢等问题,会同大数据局开发“义务教育招生服务e网通”平台,通过“宜春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开放端口,“线下+线上”办理招生服务工作。家长在家里就能完成报名,老师在办公室就能完成审核,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线上就能完成录取工作,优化了办事流程,减少了来回奔波,受到广大家长、师生的广泛好评。通过网上招生平台,2022年实现中心城区1.44万名小学毕业生和1.14万名小学新生“一键式”录取,这一做法在全省推介。二是聚焦难点解民忧。为规范全市学校食堂管理,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和学生营养健康管理工作有序健康稳步发展,在市纪委市监委的指导下,从2022年秋季开学开始,市教体局有序将全市438所具有独立法人的公立学校的学生用餐情况纳入宜春市“码”上监督平台进行公开,包括经营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资质和每日菜品。家长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宜春市“码”上监督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APP软件3种途径免费查询,并设立了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督促整改,有效回应了社会对校园食堂问题的关切。三是聚焦重点惠民生。坚决打好“双减”任务攻坚战,全市原有的398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高中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由27家减至5家,家长和学生教育负担明显减轻。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实现了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和有意愿的学生“两个全覆盖”。全市497所中心小学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覆盖67.84万名学生,广大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问:

请问财政部门在实施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工程这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袁凤:宜春财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公共财政职能,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重投入。巩固提升财政主渠道保障作用,在年初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优先保障教育民生支出,做到应保尽保。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和新增财力部分着力向教育领域倾斜,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从“十三五”起始的2016年到2022年,我市财政教育支出从84.06亿元增加到117.11亿元,累计安排支出743.09亿元,年均增长5.68%,确保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二是优结构。大力压缩行政运行成本,节约一般性开支,挤出资金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购置教学设施设备等。每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六分之一,已成为我市第一大民生支出。三是强规加强财政资金筹集与教育发展规划的衔接,统筹本级财力、上级专项、政府债券以及结转结余等资金,分年度分批次实施学前教育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域高中教育提升、化解大班额等重大教育项目工程。四是严管理。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健全完善各项奖惩措施。各市、县(市、区)财政、教育部门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结果应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在我市各级财政部门的努力下,全市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升级更新,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发展。

问:

近年来,铜鼓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快速推进。请问铜鼓这样一个小县,是如何做到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的?

孙桃基:铜鼓县坚定“小县能办大教育,山区能办好教育”的理念,始终把教育作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来抓,高标准打造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一是构建高标准教育管理体系。研究制定了《铜鼓县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铜鼓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改革,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联合发力,发改、自然资源、住建部门在学校建设规划、立项、审批等环节上整体推进;编委、人社部门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安排487个编制专门用于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财政部门在资金统筹上优先安排;各乡镇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在财力、物力、人力上推动属地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在铜鼓,现在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近年来,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改善学校的办学硬件和软件。完成新建、改建、扩建学校 9所,新增学位4000余个,全县大班额、大校额全部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投资 4.5 亿元异地新建的铜鼓中学和铜鼓中专,目前已经封顶,将全面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推动普职协调发展。科学布局城区幼儿园网点,每一个乡镇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7000余万元,更新学生计算机、多媒体设备1239套,装备录播教室30个。全县城乡学校均已联入教育城域网,学校电子白板或一体机装备率达100%,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

三是致力建设优质教师队伍。出台《铜鼓县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累计招聘教师500余人,引进人才55人。以最优政策、最佳平台、最好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教得好”。出台《铜鼓县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县域教育区域教研联盟的实施意见》,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资金投入均衡、办学条件均衡、师资配备均衡、教学质量均衡。加大交流轮岗力度,每年安排百余名校长和教师轮岗,加强城乡、校际师资互动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自2022年列入“江西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纳入2023年全县十大民生实事,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和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月听取教育工作专题汇报。安排19名党政县级领导挂点指导19所重点攻坚中小学校,每周调度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