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服务公开>新闻发布

市教体局召开2023年宜春市教育体育民生实事工作新闻发布会

访问量:

关联稿件:

12月1日上午,2023年宜春市教育体育民生实事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饶时红,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叶林,市教体局副局长吴朝军,市教体局总督学陈燕出席发布会。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以来我市在教育体育民生实事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饶时红致主发布词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市教体局,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全市教育体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今年以来我市在教育体育民生实事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做一个简要介绍。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市教体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惠民生、暖民心,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做好教育体育领域民生工作,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加快“两项评估”推进进度。市政府召开了2023年“两项评估”及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进视频会,2022年—2023年共下达“两项评估”创建市级奖补资金4653万元。截至目前,上高县作为全省三个县区之一通过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并申报国家认定。靖安县和铜鼓县作为全省8个县(市、区)即将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市政府成立宜春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化解大班额、大校额,在全市范围内新建中小学校9所、新增学位24020个,项目总投资16.61亿元;新建幼儿园5所、增加学位2250个,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大力实施义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年度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2所,增加学位1.5万个。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试点,确定丰城市为省级试点县、高安市为市级试点县,今年全市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超过400所。加强师资配备结构调整。2023年通过全省统一招聘、“特岗计划”、安置定向师范生、接收公费师范生、“三支一扶”支教、自主招聘录用等方式,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共补充教师2432名。深入实施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023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参与交流轮岗校长教师人数1966名,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增强了教师队伍活力。

二是持续规范学校食堂管理。

进一步压实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及食堂运营企业的责任,落实食堂“零租赁”,免收管理费要求,防止利用学校食堂侵占学生利益、危害学生健康的现象,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和学生营养健康管理工作有序健康稳步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在宜春市纪委市监委的推动指导下,将461所具有独立法人的公立学校的学生用餐纳入宜春市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自觉接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涉及在校用餐学生近50万人,得到广泛好评。全市134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1377个食堂均已接入省教育系统“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实现了智慧监管提质扩面,有效保障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持续完善招生报名服务平台。

在市大数据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市教体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小升初、幼升小工作存在的跑腿多、证明多、审核慢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打造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电子招生服务平台(“招生服务e网通”平台),全面优化招生程序。家长只需要登录平台即可完成小升初、幼升小入学信息填报,改变了以往需要携带纸质资料前往教育部门登记的状况,减轻了家长尤其是外地家长的负担。以往需要现场办理的入学登记涉及房产、户口、婚姻等多种证明事项,市教体局全力协调公安、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共享实时信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无需家长到有关部门办理证明事项,同时确保了证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市、区教育部门还通过公布服务电话、设立“小升初”办公室等便民举措,随时接受家长咨询,现场指导网上操作不便的家庭进行报名。今年秋季学期服务小升初14445人,幼升小12524人,有力提升了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是持续激发群众体育活力。

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成了省局下达的12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其中城市社区3个,农村社区9个;市本级投入财政资金40万,为社区、行政村布设健身器材20套。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健身气功巡回教学、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毽球进学校、乡村,广场舞进社区等全民健身“六进”系列活动。今年8月,我市举办首期科学健身大讲堂,邀请上海体育大学曹振波教授作“科学动起来”专题授课,受众达6300余人。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江西省群众冰雪赛事活动、全国新年登高江西主会场、宜春市社区运动会、宜春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铜鼓站)、全国第九届农耕健身大赛、江西省第四届百县农耕健身大赛、全国漂流全民健身靖安站主题活动、第五届中国·靖安“茶立方”山地自行车精英赛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00余场次,参与人数逾十万人,共同谱写了一幅全民健身齐参与、共享幸福新生活的美好画卷。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体育问题,坚持为民办实事,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提升教育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体育。

答记者问

问:刚才我们了解到,中心城区“招生e网通”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给群众报名入学和教体部门招生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请问市大数据局接下来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打算或者做法吗?

肖叶林: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我局将持续推进数据共享工作,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在我市教体工作中的作用。一是推动建设我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23〕12号)要求,推进我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省平台实现级联对接,以提升数据质量、完善需求供给机制、规范异议处理业务流程。二是发挥标杆应用的示范引领作用。“招生服务e网通”平台荣获2021年全省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案例“最佳实践奖”,在中心城区连续实施了三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标杆应用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宜春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给各县市区的招生入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和服务,惠及全市群众。三是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我局将联合市教体局以实际业务需求出发,探索数据共享在中考成绩查询、教育补助发放、学历证明等更多场景的应用,为群众和教体部门提供更多便利。

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我们都知道,群众体育是塑造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基础。很多群众想了解一下明年我们宜春在这方面有哪些亮点特色值得了解和关注,请帮我们介绍一下吧。

吴朝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持续推动群众体育“六边”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多元功能与综合价值,全市群众体育事业稳步推进。2024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宜春市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根据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的惯例,2024年我们将举办宜春市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拟根据江西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要求,认真谋划、合理设项、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切实把运动会办成全民参与、精彩热烈、欢乐健康、节俭安全的群众体育盛会,充分展示宜春人民锐意进取、团结奋进的良好风貌。二是精心举办第十届全国农耕健身大赛暨中国·宜春国际农耕健身邀请赛、江西省第五届百县农耕健身大赛。该赛事2015年被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列为全国精品赛事和江西省精品赛事,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自2018年起,每届吸引“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国内近20个省市组队参赛,农耕健身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扩大宜春知名度、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全力推动宜春市社区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试点建设。为积极探索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根据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统一部署,宜春市作为江西省运动促进健康4个试点城市之一,我们拟通过与宜阳新区、宜春学院等单位合作,试点建设社区运动促进健康中心,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器材和人员,从科学健身指导、慢性病预防、功能康复等方面,探索长效化的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机制,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为全市社区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关系到教育公平,更关系到社会长远发展,这些年来我市也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请问市教体局在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方面,下一步有什么重点举措吗?

陈  燕:要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以缩小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为基础,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支撑,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大校额”“大班额”是影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充分发挥督政功能,督促各地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每年落地一批教育项目,不断增加学位供给,千方百计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在丰城市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的基础上,全域推进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优化整合过小、过散的教学点,集中力量办好乡镇中心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村小学。三是推动内涵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既重硬件建设,更重软件建设。把“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作为优质均衡的必然要求,以夯实教育基础、加强师生管理、推进数字化应用为着力点,实现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品质化。四是强化改革创新。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为抓手,大力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一校一特、一校一品”办学特色,营造时时有教育、处处是教育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巩固深化推广集团化办学经验,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办学质量上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